关于双链笔记
自从飞书去年开始支持“反向引用”之后,它已经是一个具备“双向链接”功能的笔记软件了。
再加上最近新支持的“关系图”功能,可玩性进一步提升。当然,目前飞书的关系图谱功能比起专门的双链软件,我认为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,猜测是因为文档数量与权限管理双重复杂度的影响,飞书文档的关系图谱展示的文档并不全,层级深度也非常有限。
还是简单啰嗦几句双链笔记的意思,其实很简单,就是笔记与笔记之前可以通过链接相互关联,从笔记 A 跳转到另一篇笔记 B,对于 A 来说有一次出链,对于 B 来说有一次入链。当我们访问 A 时,可以通过出链了解到 B 与 A 相关,可以进一步阅读;反之,当我们访问 B 时,也能通过入链了解到 A 与 B 也相关,可以进一步阅读。当彼此的关联的笔记多起来,它们之间就会形成一个网络,这就是关系图谱。当我们关注网络中的任意一个节点时,我们可以快速找出与之相关联的一系列内容,从而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内容整合和加工,或者学习。
我最近在考虑在自己的文档管理软件里加入双链的功能。出发点是文档产品中有很强烈的需求做内部文档的引用,甚至复用,出链是天然要做的。然而我们的产品设计中,文档又有发布状态等复杂的逻辑,一定程度上,引用的文档的状态可能会影响当前文档的一些展示,即一篇文档的状态变化,可能会影响到入链文档,所以才想干脆完整地引入双链的逻辑。甚至进一步地,可以把关系图谱也一并引入进来。
但这也会带来一些担忧。我们的产品面向的用户文档的编写场景,与双链笔记的目标场景并不完全一致。双链笔记可能还是希望快速记录一些简短的思想,通过关系图谱把这些临时和、零碎的内容组织在一起,再进一步加工成相对正式的文章。我们的场景里显然不会有这样的步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