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跟大家聊聊我的产品观,有许多观点来自其他人的输入,比如《俞军产品方法论》、louis 的产品效用论、黎婷的十倍体验差理论、张前川的一些分享等等。我们通过几个问题来开展我们的话题:
- 不懂用户,能做产品经理吗?
- 我们交付给用户的是什么?
- 产品的本质是什么?
- 如何理性地做感性的事?
不懂用户,能做产品经理吗?
当然不能,所有人应该都会告诉我,产品经理必须要懂用户,不然需求从哪儿来,产品给谁用?!
AB 实验真香
可是,在一块业务里,所有的产品经理的职责和关注点并不相同,真的有很多产品经理需要端对端(从用户需求到功能交付)的负责产品吗?或者更多的日常工作是对重点模块做日常迭代。日常迭代的好坏是可以依靠数据来衡量的。用户喜欢什么样的产品,我需要去一个个问用户吗?不不不,设计一个 ab 实验就可以了。
AB 测试这种经典科学工具的普及,使产品工作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被科学化、标准化了。虽然产品工作不是都适用于 AB 测试,但我们知道,容易衡量的东西都会更高速地发展,直到被过度使用。
标准化能降低门槛,AB 测试也进一步降低了产品经理的入行门槛,不但降低了对产品经理所拥有的经验和技术的要求,甚至降低了对其理解用户能力的要求,只会熟练运用 AB 测试就可以在某些产品工作上做出合格绩效。AB 测试还给了某些产品心弱的产品经理偷懒、少思考的理由,减少了他们在深度思考方面的锻炼和成长。
但其实,快速迭代和 AB 测试都只是降低了产品经理的门槛,产品经理的上限却没降。产品经理的上限——其实非常幸运地——不但没降,还普遍提高了,原因就是用户量大。
当一项服务经常有上千万、上亿用户时,体验每改进一点,其价值就增加千万倍,但如果一个软件只有一万人使用,花同样的成本去提升用户体验,获得的收益就非常有限。在互联网世界,用户量越大,越能放大产品价值和产品经理的作用,你说产品经理能不懂用户吗。
用户很难懂
但想搞懂用户,就没那么容易了。我想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来聊这个事。
先讲宏观层面,我们有讨论过台灯出海的尝试,然后做了一些尝试,我们发现对于小学生书桌学习场景这件事,不同文化背景会产生很大的差异。比如在日本,可能几乎没有书桌场景,因为小朋友一般在餐桌写作业,不需要台灯,也没有辅导需求,日本有非常多的全职妈妈,她们会负责小朋友的作业辅导工作。像这样的认知,我们还是需要深入了解用户的文化、生活方式、习惯等才能获取。再举一个例子,在台灯售卖之前,我们做了一些价格测试,发现与我们直觉相反的是,像贵州等地的小城市、乡村的家长会倾向于花更多的钱购买台灯。为什么会这样?我们发现这些地方很多家长都在外的打工,孩子留守在家,他们心中其实会对孩子有愧疚,像台灯这样的产品,虽然多花了钱,但如果能对孩子有所补偿,他们会非常乐意购买的。而且台灯的音视频通话功能对于他们来说,需求非常强烈。所以台灯可以成为一种情感表达的工具,这是我们不接触这些用户而无法想象的。
再说微观层面,有些宏观的认知是对的,但在微观层面,不同的用户之间也可能展现出非常大的差异。举一个最近的例子,知识小英雄的微信小程序版本。我们的一个宏观认知是现在很多小朋友每天可以使用手机、有自己的微信号、微信好友里有很多自己的朋友和同学。但实际我们发现从台灯到微信的转化非常不理想。为什么?小朋友是能使用手机,但是在父母的强烈监管下使用的,使用时间和时长都具有不确定性,而我们的活动是定时开始,固定 30 分钟时长,这对于小朋友来说,太难实现了。我们遇到更多的情况是小朋友刚用手机报名,我们马上联系他,这时已经是家长在回复消息了。再讲一个例子,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家长很重视小朋友的教育,也重视小朋友的视力,那么家长就会关注台灯的质量吗?不一定,他们首先关注的书桌和椅子。我们可以思考一下,在线下售卖场景,单独卖台灯与在卖人体工学学习桌椅的同时搭售台灯,这两种情况的转化率会有什么区别呢?
用户的情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,每一年很多宏观的数据都在变化。我常说的一种认知偏误是刻舟求剑,比如上面谈到的小朋友使用微信的问题,我们从中应该得到什么结论?如果我们的结论是,小朋友使用手机的场景非常受限,很难展现我们的产品价值,我们应该专注台灯场景和家长手机场景,忽略学生手机场景。这个结论对吗?我认为是对的,但用户也是在变的,手机必然进一步成为小朋友的学习工具,小朋友使用手机的时长必然越来越长。因此,如果我们以现在情况做出一个决策来面向未来的竞争,这不也是一种新时代的刻舟求剑吗?
用户的特点
俞军将给用户归纳出了几个属性:
- 异质性:用户的特点千差万别,几乎很难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用户。这代表着我们很难对用户进行统一的画像。
- 情境性:没有情境就没有用户,用户在不同的情境里可能有不同的反应和行为。有可能我们在一些产品思路里见过 user scenario 的设定,只有定义清楚情境,我们才能分析需求是否真实存在,有多大的价值。
- 可塑性:用户的偏好和认知会随着外界信息的刺激而产生变化,换言之,用户是在不断被教育的。比如拍短视频,越来越的人会用短视频来记录生活;再比如社区团购、裂变等等,越来越多的用户会参与到其中了。
- 自利性:用户总是会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。
- 有限理性:用户也许希望自己是理性的,但由于自己的能力有限,其判断经常出错,也经常被骗,只能做到有限理性。
用户的反馈我一字不落,用户的建议我一句不听
这是俞军曾说过的一句话,最近看到了(2017 年 1 月 5 日俞军的一堂产品课 - 知乎),不好评判是不是绝对正确,但背后的用意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。我写过几篇博客要阐述我对于用户反馈的理解。
我们看一个例子:
最近看到一个用户访谈,很明显,这位用户是一个爱思考的人,提出了很多有意思的想法。面对这些想法,我们应该怎么办?我提两个思考问题的角度。第一,未经验证的产品构想叫做猜想,从猜想到可落地的产品实施方案中间有一个叫验证的过程。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正确的事情,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未必依然正确,更何况,即便是对这一个人来说,正确与否也是未经验证的。第二,专业与专业之间差别非常大,我们想让孩子学习好,那么应该采用的是科学的教育方法。互联网的管理方法也许有用,也许没用,但这不是我们说了算,而是应该由专业的人来评估。是不是突然之间,我们获得一份优质的用户建议的兴奋感就消退了不少?
关于用户反馈我有一些更深入的思考,对用户和反馈内容进行分级考量,因为是个人观点,我不在这个文档里展开,有兴趣可以去我的博客阅读。
我们交给用户的是什么?
先考虑以下问题:
- 用户体验好的产品一定是好产品吗?
- 产品有价值,用户就一定会用吗?
很明显,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体验而言,这两个答案都是否定的。
产品效用不等于产品功能
体验也好,功能也好,是我们交付给用户的产品价值,然而它们不是用户感受到的价值,用户真正感受到的是什么呢?我们用一个词描述,叫效用。比方说我买了一双耐克的鞋,鞋的功能都是保护脚的,所以这双鞋带给我的仅仅是这个功能吗?如果是这样,为什么我不买一双便宜的鞋呢?有可能我更喜欢耐克这个品牌,有可能耐克的这双鞋更舒适,有可能耐克的这双鞋非常好看,有可能以上的原因都有。总之鞋这种产品带给用户的不完全是产品功能本身,更是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,这些感受才是真正的用户价值,这种感受就是效用。而且很明显,效用是复合的、主观的、因人而异的。当我们说一个产品的用户价值时,其实是用户的各种效用的组合,产品经理在设计产品时,本质上是在挑选效用组合。
效用本身也是多维度的:
- 经济效用:省钱、省时间……
- 物质效用:温饱、欲望、健康、享受……
- 心理效用:娱乐、安全、尊重、友谊、爱情、自我实现……
- 认知效用:真相、信念、共鸣……
关注具体的效用往往比关注用户更有意义。比如一个人到底是拼多多还是京东的用户呢?如果他仅仅是想用低价买点东西,那平时可以用用拼多多,但有时候对一样东西需求很紧急,他可能就用京东下单了,价格就不是首要因素了,物流速度才是。对于拼多多和京东来说,这个人都是他们的用户,但这有意义吗?只有从效用的角度,才可能进一步优化产品。
关注收益,更关注成本
为什么我的产品能解决用户的问题,却没人用呢?为什么我的产品能节省用户的时间,却没人用呢?那我感觉可能的原因是:能解决问题,但这个问题并不严重;能节省时间,但想学会太费时间了……
我引用一下黎婷分享中的一段内容。
问题:下面哪一个产品的用户增速会更快?为什么?
产品 A | 产品 B | 产品 C | |
---|---|---|---|
目标用户 | 公立学校老师 | 公立学校老师 | 公立学校老师 |
价值主张 | 帮助老师们快速且便捷的完成找题、组卷、测评、知识点分析、阅卷等工作,甚至可以针对不同水平的孩子布置不同的作业 | 全国名师工作室的现成 PPT,从此不用自己上网攒题,甚至可以在线组装不同名师的 PPT | 帮助老师布置在线英语听说作业,自动判分,并回收作业结果 |
背景 | 老师们每天需要批改 100 多张试卷,尤其是英语题全部是选择题,是非常机械的工作 | 每个老师都需要备课,而且要花很多时间找音频、图片等素材,制作 PPT | 英语听说是中考必考科目,老师们会要求孩子们每天回家朗读/背诵课文 |
大家先自己想一下,看看你们的答案与我的是不是一样。
-
解析
C 产品就是一起作业,是表现最好的。在没有这个产品之前,老师布置了比较英文课文朗读、背诵的作业后,其实是没有办法检查的,只能让家长检查。而有了这个产品,老师可以很方便地检查这类作业。对于学生而言,这个产品提供的功能相当于一个高级的复读机,不仅能复读,还能纠音,让自己和老师都能更好地了解口语水平。这些体验都是从无到有的,是不可替代的。
而产品 A 和产品 B 呢,本质上是效率的提升,批改试卷、制作课件这些事情老师日常已经在做了,现在这些产品提供的方案只是换了一种更高效的方法。但这个高效是有前提的,需要老师用电脑操作,有一些学习成本,也不一定能覆盖所有的场景。那么在这个前提下,让老师从他们熟悉的工作方式中切换到新的工作方式时成本就很高,产品的推广就会不理想。
从这个示例中,我们要注意用户使用产品时的成本。对于新产品,或者产品新功能而言,能否真正给用户带来价值,一定要使用前后用户体验差要大于用户付出的成本,我们可以用以下公式要说明:
前面我们说到产品设计的本质是挑选效用组合,那么如何挑选呢?这个公式就是挑选的依据。
当然,不光是产品设计层面,对我们进行技术改进也有参考意义,从开发者的角度,每种技术方案就是产品,我们推进技术方案时要衡量用与不用,对于开发者来说有多大体验提升,同时又带来多大迁移的成本。如果收益不够,或者成本过高,那么这样的技术方案就会很难推。我们身边的例子也有很多,不妨思考一下比如 tunnel 2.0 和 codehub 这两个东西的推动过程。
产品的本质是什么?
通过上面的内容,我们已经很清楚了,产品是一种传递价值或者效用的媒介。所以只有发生了价值传递,作为媒介的产品才有意义,而这个价值传递就是交易。
一切都是为了促成交易
更进一步地,我们可以说『产品即交易』。这里的交易不一定是一手交线一手交货的那种交易,像我们的卖课、卖灯那样;而是可以更广义的,只要发生了价值交换(用户发生主观行为),就可以认为是交易。比如说刷抖音,虽然用户(大多数时候)没有付出金钱,但他们付出了时间成本,也同时收获了娱乐的心理诉求,这就完成了一次交易。只要用户觉得同样付出半个小时,他们获得的娱乐效用超过了做其他事情 ,那么他们就会愿意使用抖音。等等,假如这个人不知道抖音这个产品呢?并不是效用大于收益,交易就一定会发生,我们还要考虑交易成本。这个例子里,抖音如何触达使用者的问题就属于交易成本。例如台灯上所有的功能都想进首页或者右一屏、在电视上做广告、台灯找渠道商分销等等,这些动作都是为了更好地触达用户,降低交易成本。还有像台灯的先试后买、赠品、618 促销等等,通过一些方式降低用户进行交易的决策负担,这也是在降低交易成本。为了跟交易成本区分开,我们不妨把用户实际付出的金钱、时间、体力、风险,包括放弃的机会成本等统一称为直接成本。于是我们就有了这个公式:
这其实就是供需定律,当相对价格下降时,需求就会上升,而相对价格下降则要求更高的效用组合和更低的直接成本、交易成本。我们其实一直需要动态地关注各个变量的变化,这个公式可以成为我们做决策和做分析的工具。如何理解动态性呢?我感觉海底捞的例子可以一定程度地说明这个问题。其实餐饮业的营利能力模型可以简单理解成桌数×每桌平均利润×翻台率,海底捞的策略是保持相对低价,提升翻台率,所以它提供了很好的服务,让排队的体验变得很好,从而保证了客户量和翻台率。但时代变了,以前人们排队无事可干,海底捞的服务好,所以选择过来,现在人人都有手机,排队体验的差异化不重要了,那么这种策略的底层逻辑可能就会受到挑战。这种变化可以认为是排队这种事的机会成本下降了,相应地相对价格渐渐变低了。
我们提到了几次『机会成本』,还是对这个名词做个解释吧。在经济学中,『成本』就是『机会成本』,代表的不是我们为了做一件事付出了什么,而是指我们为了做一件事放弃了什么。比如刷半个小时的抖音它的成本是没办法利用这半个小时做学习、休息、聊天、运动、看电影等等其他事情。回到我们做大力家教的时候,当我们选择做大力家教时,成本不是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,而是这些人力物力投入到大力问问或者其他项目中,带来的收益;当我们选择做自营时,我们的成本不是建设自营的销售和老师支出,而是放弃 toB 场景可能带来的效益和前景;当我们选择做派单模式时,成本不是建设订单匹配系统,而是班级模式好的用户体验。讨论成本时一定是面向未来的。
聚集到宏观的产品层面,用户先择 A 产品与选择 B 产品必然代表了两种机会成本,中间的差值就是我们熟悉的品牌效应、身份认同、饭圈文化等等。如果你家小朋友同班同学都买了大力智能作业灯,就你们家没买,那么做出不买这个选择时,机会成本是非常巨大的,小朋友不能与同学们在灯上互动,你也会被当成不关心孩子的家长。
思考
为什么沉默成本不是成本?
如何理性地做感性的事?
曾经在一次研发团队内部的会议上,我们讨论如何在业务频繁变动的情况下,提升产研之间的信任和效率,我听到比较多的一种声音是,产品工作是一项感性的工作,有大量需要预测和决策的内容,与研发同学面对的相对理性的工作性质差别非常大,我们应该更多地站在产品经理的角度去看待业务的变更。
OK,也许这个说法是对的。但我想探索的是,我们有没有办法将感性的部分尽量转化成理性的内容。那么,也许就能为设计产品、迭代产品带来更多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。
该想的事,与不该想的事
我们看两组词,所谓『负能量』不是指负面的情绪表达,而是你只要听到这个词,你就已经受到了损失;而『正能量』也不是积极阳光的情绪表达,而是只要你想到这个词,你已经获到了好处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?我们想一下它们有什么区别。
首先,第一个区别,上面一组词你想到它的时候,你的脑海里出现的是一个句号,即『就是这样的,所以不用再想了』的感觉。比如,xx 公司没有做教育产品的基因,一定做不好教育产品。所以我不用再想了,想了也没有用,这些词是让人停止思考的词。
而下面一组词则不一样,它让你产生一个问号,比如:
ROI:你天然就会想成本是多少,收益是多少,怎么计算?
LTV:如何预测用户的 LT,以及 Arpu?
最优解:现在的方案是最优解了吗?有没有更好的解法?
第二个区别是那些负能量的词其实你是没办法讲清楚它的,是半知半解的。你不知道它的确切定义是什么,也不知道它的使用场景是什么。可一旦你弄清楚了它的确切定义是什么,在什么场景下适用,在什么场景下不适用,那么它也可能可以转变成一个正能量的词。比如大力出奇迹,双比如裂变。
……
扩充工具箱
我们常常倾向于用我们会的方式去解决所有的问题。比如 ab 测试,所有的场景都适用 ab 测试吗?比如动力系统,所有的功能都需要设计激励功能吗?比如裂变,有拉新需求就要上裂变吗?如果我们总用一种方法去解决所有的问题,那我们不如什么也不会。我们唯一应该做的是不断地学习更多的工具,充实自己的工具箱。当遇到问题的时候,我们翻看自己的工具箱,有没有什么工具,或者工具的组合可以来解决这个问题。如果都解决不了,那我们要再想想,是这弃这个问题,还是继续学习……
『为什么懂得了那么多道理,可还是过不好这一生?』其实问题答案是你懂得的道理还不够多,还不足以应对生活中所有的不确定,或者你压根就用错了道理。
关于这部分的讨论可以看我另外一篇博客《优势也是限制》。
判断力也是可衡量可提升的
什么是判断力,就是一个人做正确的重要判断的能力。能做出正确的判断,但可能并不加分,因为可能基于常识,所有的人都会得出这样的判断;还有一类是随机的情况,并不能理性判断,只能靠猜,猜对了,也与判断力没什么关系,比如猜硬币正反。但反过来,如果做出了错误的判断,那可能不是不加分,而是扣分。因为很多判断一旦做出,就无法撤销(想想上面讲到的机会成本),或者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。基于判断正确性、重要性、非共识度等方面,我们可以对每一次判断做一个衡量:
我们可以经常来对自己的判断做评估,比如在每次 ab 测试之前 ,我们不妨先自己做个判断,等到测试结果出来了,再给自己打个分,久而久之,我们就会越来越对自己的判断力有所了解,知道自己的哪方面的判断更准确。
判断力的提升依赖于认知的提升,而认知的提升与获得遵循着『观察现象→发现规律→解释原理』的过程。比如对互联网产品而言,我们需要观察用户,观察产品。通过发现用户与用户间相同行为和不同行为的规律,发现产品与产品间相同的趋势和不同的方向的规律,进一步获得新的视角和认知:
-
来自用户的观察
横向观察:
不同分类的用户纵向观察:
不同年龄的用户相同点 普适性需求: - 横向扩张的机会
不变性需求: - 长期战略的落脚点
不同点 差异化需求: - 泛化
- 创新切入点
改变的需求: - 变革信号
-
来自产品的观察
横向观察:
行业市场纵向观察:
产品发展过程相同点 普适性需求: - 可借鉴的机制
不变性需求: - 产品原则
不同点 差异化需求: - 壁垒与护城河
- 产品特性
迭代历程: - 产品演进方向
小心认知偏误
影响我们判断准确性的一个很大的因素,是有很多的认知偏误让我们犯错,我们必须要正视它们的存在。在前文我们已经提到过一个『刻舟求剑』的认知偏误,这个认知偏误是指拿现状为未来做决策,而忽略了发展趋势。 https://bytedance.feishu.cn/wiki/wikcnQKddfzm0T9JoztZqvFTwOb 这篇文章非常精彩,十分推荐。
有些认知偏误你可能还没有认识到,下意识地就会犯错,有些可能你已经意识到了,会在思考问题时刻意避免。但我们没有办法完全规避这个问题,只能尽可能地多了解一些思维误区,尽可能地增强自己的逻辑性。 https://pmthinking.notion.site/de837c5a48ba416384e02532fde77693 这里列举了很多认知偏差,我们不妨也列一个自己可能受影响的认知偏差清单。